欢迎进入365-588!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城管要闻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垃圾分类及处理认识误区辨析
创建时间: 2012-04-28
 

目前,我市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严重匮乏,垃圾处理方式单一,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中心城区主要靠兴丰填埋场苦苦支撑。外围城区番禺、花都、增城和南沙均缺乏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影响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十二五规划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的目标。垃圾处理危局关乎幸福广州的全局,关乎1600多万老百姓的福祉,所幸的是,新一届市政府在陈建华市长的带领下,痛下决心,将垃圾处理工作列入市长工程,决定利用23的时间实现垃圾处理突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但是,目前大众有几个认识的误区,必须加以辨析,因为这些认识误区严重干扰了我市垃圾处理的进程,造成广大市民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误解。

误区一:垃圾分类速成论,立刻见成效

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手段,其意义之大毋庸置疑。20104月,我市颁布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从法规层面全面启动了全市的垃圾分类。但是有一种观念,认为只要开始垃圾分类了,垃圾量就会大幅减少,很快就会见成效。从实际数据看,去年16个先行街道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农贸市场、中小学校和部分机团单位实施较好,确实做到了垃圾减量。但垃圾产生的主体——居民家庭的的垃圾分类工作却大打折扣,不尽理想。由于居民素质的差异、生活习惯的改变、甚至有些居民的抵触情绪等原因造成了垃圾分类效果并不理想。从日本和台湾的经验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要达到90%以上人的共识,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东京从1980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等减量化工作,从1990年开始才遏制垃圾的正增长,然后才开始了垃圾量的持平和负增长。

因此,我市开始垃圾分类工作,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扎扎实实地做好每条街道、每个社区、每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最终将会有一个好的效果。涓涓溪流才能汇成大海。

误区二:垃圾分类后不需要垃圾终处理设施了

垃圾经过分类后不需要垃圾终处理设施了,不需要建设焚烧厂了——这是一个伪命题。目前,我市垃圾分类主要分成4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按照目前废品回收站的可回收物的物品种类,其中可回收物约占垃圾总产量的比例20-30%;有害垃圾比例较小,小于1%;厨余垃圾理论上应达到40-50%,但实际上不可能达到。这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参加垃圾分类的家庭百分比,二是参加垃圾分类家庭分类的准确度。经过这两个因素的折扣后,最终进入“其它垃圾”的量仍将占较大的比例。有害垃圾量从百分比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厨余垃圾量刚刚起步,占比例约为5%。因此,经过垃圾分类,大量的垃圾仍将需要焚烧和填埋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终处理设施是无害化处理的最后保障措施,必不可少。

误区三:妖魔化焚烧处理方式

在前几年的垃圾焚烧风波中,境内外存在一种论调,将垃圾焚烧处理妖魔化,坚决抵制垃圾焚烧处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是目前垃圾减量效果最好的方式,也是一种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只要控制好焚烧温度和时间,就能将二英的产量控制在排放标准内。同时采用先进工艺做好烟气处理,其它进入大气的排放物即可达标排放。以李坑焚烧发电厂为例,由于选用合理的炉排炉设备、采用中温次高压和烟气处理工艺,各项大气排放指标要远远严于国家标准,大多数指标达到欧盟标准。日本、新加坡、台湾地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就建在人口密集的市区。广州在地少人多的实际条件下选用垃圾焚烧处理工艺是最为现实的做法。


误区四:垃圾的厨余成分可以100%依靠生态循环加以利用

生活垃圾从实验室的理化分析来看,有机物(即厨余垃圾)的成分约占45-55%,塑料占18-20%。这两种是含量占前两位的物质。因此,有一种论调,认为只要将生活垃圾中约占50%的厨余垃圾分出来进行堆肥或生化处理,就可大大减少进入最终设施的量。理想与现实大相径庭。首先,垃圾分类不可能做到50%的厨余垃圾全部分出来(前面第二点已有论述)。另外,采用堆肥或生化处理厨余垃圾进行生态循环利用,理念上是对的,但实际运行起来有几个问题,一是处理占地较大,二是臭味难以消除,三是处理成本非常高(其产品诸如肥料、饲料等难以有市场)。国内目前尚没有成熟稳定的工艺,均处于试验摸索阶段。

误区五:垃圾分类及处理是城管委一个部门的事。

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有一种论调,垃圾分类及处理就是城管委一个部门的事。这种论调在很多部门、街道和个人中盛行。其实,垃圾分类及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机团单位、千家万户的家庭等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市城管委只是代表市政府的牵头单位。垃圾分类是我们每一位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贯穿于我们日常的每个生活细节中。

综上所述,需加大力度普及垃圾分类及处理等有关知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当每个人都能正确对待垃圾分类及处理工作,把垃圾分类变为一种生活习惯,用实际行动支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广州就能早日走出“垃圾围城”的危局,并由此走上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委设施管理处 李湛江)



 
信息来源:无     责任编辑:无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2  维护支持:广州金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欢迎您,您是本站第 位贵宾!